《东印度公司》各个方面小技巧

整理:游戏232
2022-05-16 10:30:57

游戏《东印度公司》攻略

http://www.gamersky.com/handbook/Special/eic/ 东印度公司》攻略 第一阶段:金融业开道 一开始的那艘cutter去印度,这样可以尽快拿到50000的奖励。同时家里出一艘slooper,速度和cutter一样,但是货舱有20,比cutter合算。slooper一出来就马上带货物冲去非洲,把所有钱拿来买钻石/黄金。如果能雇到销售价格+5%/购买价格-5%的船长就更好了。钻石和黄金,如果没货/差价太低就去买另一样。等到一开始的cutter回来,也一起加入热钱倒卖。这个阶段,最关键的是现金的迅速流动,不要让你的国库有太多的现金库存。船只也不需要造,只需要一开始有2艘就够了。占领印度港口的任务也要第一时间完成(我喜欢占香料港口),目的同样是那笔50000块的资金。o(°▽、°o) 注意产品的价格的变化规律:你大量倾销/购买了一种产品,它的价格不会马上下降,而是在随后的几个月一步步跌下来。大约过了2年,黄金和钻石都被我们倒卖得一个单位都赚不到几十块甚至是亏本了,便进入了开局的第二阶段。快要进入第二阶段的时候,提前一段时间开始造schooner,为第二阶段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象牙贸易 好了,现在欧非的金融业被我们的疯狂倒卖搞到崩溃了,接着是什么?先别急着香料贸易,因为我们还可以从西非掘到最后一桶金,象牙贸易。此时象牙1吨能赚250块以上,算算路程比目前的香料贸易(香料这时每吨只能赚700,路程却是4~5倍)合算不少。把船都拉去倒卖象牙,同时家里不断地出schooner。schooner很不错,速度14,货物容量40,是商品贸易的首选。注意看能不能雇到【战略地图上航海速度+20%】或【货舱容量+20%】的船长,贸易就靠他们了。来回倾销几趟象牙之后,象牙的价格也降到1吨只赚100出头了。电脑很喜欢占领非洲的港口,经过这两个阶段,我们赚到大钱不说,还把这两个行业搞到崩溃,让占着港口的电脑无钱可赚,损人利己,一举两得。╮( ̄▽ ̄)╭ 到了这个时候,我们便可以开始东方贸易了。再次提醒:注意商品价格的变化的滞后规律,做好提前量。这个阶段很短,1年左右,充分利用这个时间积累商船,整编商队,同时等待香料的价格涨起来。 第三阶段:东方贸易 到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至少有3艘schooner了,香料的价格也涨到1吨赚900了。schooner全部去贸易香料/茶叶/丝绸。香料赚得多,但是本钱占用相对多一些。根据国库资金情况调节购买的商品种类。至少留一艘cutter在非洲,平时就卖卖象牙,一旦看到钻石/黄金的价格可以接受,利用香料贸易的船只往印度去,资金占用少的时机,大手倒卖钻石/黄金,赚赚快钱。任务不必急着完成,等到1x年的时候随便2艘schooner去冲一下就好了。随时留意印度香料/茶叶/丝绸的价格,哪个赚的钱多就买哪个;并且要考虑价格的滞后性,最优化商队。注意商船的数量不宜过多,否则就不够本钱买货品了。 第四阶段:私掠舰队 不出几年,我们就通过东方贸易积累了巨额资金,资金+货品排名也应该冲到第一位了。这时可以开始组建舰队了。筹集10多万空闲资金,解锁建造Xebec。Xebec30000一艘,火力强悍,船身够硬,初期没有船只能与其抗衡。凑2艘Xebec作一个舰队,守在老家附近抢劫过往商船。舰长等级高低没什么所谓,但是一定要年轻,反正升级飞快,打一,两个舰队就升一级,但是雇个老头子退休了你就没办法了。这个时候东方贸易刚开始,其他国家的船都不是丝绸就是香料,肥得很。集中力量抢劫现金第二位的国家,毕竟他们是我们的主要对手。当然,其他国家的舰队也可以抢,一两个舰队的话他们不会在意的商战就是这样,光自己闷头赚钱不行,还要让别人无钱可赚。 至此,我们已经完成了一个良好的开局,武力,商船数量,现金都遥遥领先于其他对手,之后想怎么玩电脑就怎么玩了

英国东印度公司有制定法律的特权吗?

英国东印度公司从来就没有有制定法律的特权英国东印度公司只是个股份制公司级别不够的

1600年12月31日,伊丽莎白授予东印度公司皇家特许状,给予它在印度贸易的特权,这标志着英国东印度公司正式成立。

整个17世纪,东印度贸易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主要商业活动。这里有必要提醒一下,东印度公司不止英国有,实际上,其他欧洲国家也组建过专门从事东方贸易的东印度公司,分别是荷兰、法国、丹麦、奥地利、西班牙、瑞典等。而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是当时世界上实力最雄厚的贸易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牢牢掌控着东亚、南亚、东南亚等地的贸易市场。相比而言,英国东印度公司规模小,船只数量少,双方实力对比悬殊。为了与荷兰抗衡,英国从香料贸易入手发起挑战。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势力范围

在英国尚无实力与强大的荷兰展开直接竞争时,他们选择暂时与荷兰合作,共同对抗葡萄牙势力,以求在香料贸易方面分得一杯羹。当在香料市场逐渐站稳脚跟后,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调整贸易思路,将主要进口商品由香料逐渐转向印度的印花棉布。17世纪下半叶,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印花棉布贸易迅速扩展,荷兰仗着资本雄厚,开始在亚洲压制英国商人,很快引起英国的不满。

1651年开始,英国国会通过《航海条例》,英荷两国的贸易竞争终于发展成武装冲突。经过三次英荷战争,荷兰败北,英国最终取代荷兰成为新的海上霸主。

英荷战争

从此,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逐步独霸印度,染指中国,其主业则立足于南亚次大陆,通过税收获取主要利润。

17世纪80年代,英国东印度公司很快就建立了一支自己的武装力量。当时的莫卧儿帝国,始终没能认识到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存在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反而在出于各种各样的眼前考虑后(如获得财政和商业利益和军事援助等),为其提供了各种方便。17-18世纪,莫卧儿帝国相继赋予了东印度公司自由贸易、随意设置永久性商埠、在商埠内驻军、修筑炮台的权利,后来,这些权利的范围甚至衍生到了内河航行权。东印度公司甚至掌握了最富裕的孟加拉地区的财政管理权,这等于直接拿到了印度的国库钥匙。

1670年,英国国王查理二世以法律的形式授予东印度公司行政权、铸币权、军事权和外交权。从此,这个拥有军队和属民的股份公司,实质上拥有了一个“国家”的特性,是地地道道的殖民地政府,成为印度的实际主宰者,直到1858年被解除行政权力为止,它还获得了协助统治和军事职能。

查理二世

如果说将铁,铜,锡,麻黄,粮食,木材运出印度,和向印度输入丝,布,工业品,糖,盐等还属于贸易范畴内的殖民活动,那么抢劫国库这种事,实在是上不得台面。但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就这么干了,不仅抢劫孟加拉国库,1799年,在攻陷迈索尔首府时,又抢劫了价值1500万英镑的王室珍宝。

除了肆无忌惮地蚕食印度,英国东印度公司还有一些其他的外贸业务,如瓷器、茶叶等。后来,他们发现跟中国的瓷器、茶叶贸易总是吃亏,便开始强迫孟加拉农民种植鸦片,再走私运到中国销售,从中牟取暴利。

瓷器贸易

17世纪的中国,正值明清交际。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7月),荷兰东印度公司商船到达广州,购回瓷器约9227件,从此,中国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贸易一发不可收。直到1657年郑成功禁止船只去中国台湾与荷兰人交易为止,一共有300万件以上的中国瓷器运往荷兰。数字还只是根据装船单、发货单得出的,实际数字想必更多。除了运往荷兰销售的瓷器,还有大约500万件中国瓷器被销至安南、暹罗、缅甸、锡兰、印度、波斯和阿拉伯、日本等地。与此同时,英国东印度公司在17、18世纪间运到英国的中国瓷器,也达300万件。

17世纪广州珠江和十三行景色。资料来源:《清宫广州十三行档案精选》第36页

英国东印度公司与中国的瓷器贸易主要集中在清朝。清朝康熙年间,中国瓷器外销一度中断。171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最早获得在广州开设贸易机构的权力。1729年,中国外销瓷出口开始按订单加工出口。到了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英国伦敦专门为私人定制特殊纹样的瓷器商人已经约有52人。

正因为中国瓷器通过东印度公司源源不断的销往欧洲,使得18世纪初的欧洲一度刮起了中国风,一间摆放中国花瓶及漆屏,壁挂青花磁盘,墙贴花鸟图案壁纸的中式房间,是法国上流社会的时尚标志,清代宫廷的生活场景包括亭台楼阁被狂热地模仿重现。

法国的皇家制瓷中心“赛芙儿”(Manufacture Nationale de Sevres),运用中国的绘画技巧描绘植物图腾。此外贵族也会向中国订制瓷器,将家族徽章绘在瓷器上,流行了一阵子的“族徽瓷”(Fitzhugh)

18世纪中叶,英国占有了在欧洲经营中国瓷器的首要地位。1755年,英国在宁波开辟了贸易港,进一步掌握了中国瓷器的贸易大权。到1790年,驶入广州的商船为56艘,英国就占了46艘。根据清代海关资料,1816年,广州和英国的出口贸易额为9768961银元。

由于长期以来中国瓷器源源不断地输出,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成为最大的白银吸收国。当时英国政府要求东印度公司在其全部出口总值中至少要包含1/10的英国出口产品,但英国商品在中国很难有市场。英国东印度公司悄悄把目光转向了毒品,开始向中国销售鸦片。

鸦片战争后,中国制瓷手工业日趋衰落。而19世纪上半叶,日本外销瓷器的市场发展以来,同时德国和荷兰等欧洲国家开始掌握中国的瓷器生产技术。如此一来,中国瓷器外销渐渐走向枯竭。

茶叶贸易

茶叶贸易也是东印度公司的业务之一,在一定程度,茶叶贸易的发展也促进过瓷器贸易的发展。

从18世纪后期开始,茶叶已经成为英国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而世界上茶叶只有唯一一个来源,就是中国。茶叶几乎成了当时东印度公司唯一的进口商品。1830年到1837年,英国每年从中国进口的茶叶达3000 万磅以上。

1800年,巅峰时期的东印度公司总部

英国原本设想的用羊毛织物的销售来换取购买茶叶的款项,东印度公司甚至幻想,“一旦英国的‘手纺织物’打进中国这样的一个市场,英国就找到了实现繁荣的秘诀。”

然而,18世纪的中国经济高度自给自足,英国的毛织品始终在中国找不到广阔市场。100多年后,主持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在其《中国见闻录》中,还是这么写的:“中国有世界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他们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

当然,唯一例外的就是白银,欧洲国家只能用白银来购买茶叶。但与瓷器贸易一样,英国东印度公司面临白银短缺的情况,甚至1805年,公司停止从伦敦运送白银到广州。

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还是倾销鸦片。鸦片贸易的税收占当时大英帝国税收的15%至20%。

英国在印度设立的鸦片制造厂仓库

通过鸦片,究竟有多少白银流出中国,各方面的统计不一致,新近研究表明,1807-1829年间,中国约有4000余万银元被英国人运出广州口岸,而1829-1839年间,中国的白银净流出量约为6500万银元。

正如当时一位美国商人所抱怨的:“鸦片贸易不但使英国人有足够的钱购买茶叶,而且使他们能把美国人运到中国的白银运回英国。”

鸦片战争中的英国舰队

破产和转型

由于英国东印度公司拥有直接控制全印度的巨大商贸权力,英国政府开始产生不安,向公司提出了种种干预,并逐步把公司对印度的财政、军政和政治控制权收回到政府手中。

1813年,东印度公司失去了在印度的贸易垄断权,尽管公司的船还在进行海上贸易,但利润已经大为减少。

同年,英国政府又取消了东印度公司对中国的贸易垄断权。公司对华贸易特权被取消后,来广州十三行贸易的英国商人,从原来统一由东印度公司组织而变为散商,英国政府特派官员与中国政府交涉商务事宜,使原来商人与商人之间的交涉转变成政府间的交涉,由此埋下了中英两国冲突的种子。种种权力被取消后,东印度公司开始走向破产。

1857年到1858年,印度发生反英民族起义,这次起义终结了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管理印度的体制。1858年,东印度公司从英国官方的文件中永远消失,英国政府从此直接统治印度直至1947年。

东印度公司死了,但是它对印度的行政管理成为英国公务员制度的原型。19世纪60年代,英国东印度公司把在印度的所有财产都交付英国政府,公司仅帮助政府从事茶叶贸易(尤其是与圣赫勒拿岛)。《东印度公司股息救赎法案》生效后公司于1874年1月1日解散。

东印度公司为英国聚敛足够的财富后,终被一脚踢开。

英国东印度公司如何成立?

英国于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称霸海上。为了发展同东方各国,主要是印度的贸易,于1600年12月31日成立东印度公司。

东印度公司是商业性的垄断组织,由几家公司合并而成,从1609年永远享有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上的贸易垄断权。公司采取股份制。1617年公司有股东9514位,资金162.9万英镑。公司选出董事会负责管理日常事务,设总裁1名,委员24名。公司同时是武装组织。1612年公司在印度打败葡萄牙人,获得对印度贸易的垄断权。

在1756~1763年的7年战争中,由罗伯特·克莱武率领的东印度公司的军队打败法国的同盟者——孟加拉的军队,从此公司控制了孟加拉。

1802年,公司同马拉塔王公巴志波签订巴辛条约,马拉塔各公国从此失去独立王权,引起1803~1805年同马拉塔各公国之间的战争。马拉塔人被打败,从而公司控制了印度大部分领土。公司原本是商业组织,从事棉布、靛青、硝石、香料的贸易。

19世纪棉布贸易衰落,遂经营鸦片贸易,对中国输入鸦片。

根据巴辛条约,公司采取补助金办法控制印度各封建王公。孟加拉是它统治印度的中心,主要城市是加尔各答。1773年英国国会通过《改善东印度公司事务管理条例法案》,规定公司的加尔各答省省长即为印度总督,统一管理印度事务。

1784年英国国会通过《关于改善东印度公司和印度的不列颠领地的管理》法案,决定公司隶属于国王指派的6人监察委员会。1813年确定双重管理制,公司事务由董事人和监察委员会双重领导。1813年英国国会决议取消公司对印度的贸易垄断权,但还保留对中国贸易的垄断。

1833年英国国会决议,取消公司作为商业组织的存在和对华贸易的垄断权。1858年在印度民族大起义中,英国国会通过《最佳管理印度法案》,正式取消东印度公司。

我下了 《东印度公司》免安装简体中文版下载 这个...

进intercalate里 找 language

东印度公司是英国的吗?看到请回复

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或作“英国东印度公司”,是一个股份公司。1600年12月31日由英皇伊丽莎白一世授予该公司皇家特许状,给予它在印度贸易的特权而组成。实际上这个特许状给予东印度贸易的垄断权21年。随时间的变迁东印度公司从一个商业贸易企业变成印度的实际主宰者。在1858年被解除行政权力为止,它还获得了助理政府和军事作用。
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行政管理成为英国公务员制度的原型。1813年公司的垄断地位被打破后公司渐渐脱离了贸易业务。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后公司将它的管理事务也交付给了英国政府,印度成为英国的一个直辖殖民地。1860年代中,公司在印度的所有财产交付政府。公司仅帮助政府从事茶叶贸易(尤其是与圣赫勒拿岛)。《东印度公司股息救赎法案》生效后公司于1874年1月1日解散。《泰晤士报》评论说:
“在人类历史上它完成了任何一个公司从未肩负过,和在今后的历史中可能也不会肩负的任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