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帝国》无鱼岛屿满足要求分享
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八门
就是不告诉你!自己事情自己做
《悬崖帝国》配置要求高吗
《悬崖帝国》配置要求参考如下;
《麦哲伦的故事》到达地
1480年,麦哲伦出生于葡萄牙北部波尔图一个破落的骑士家庭里,属于四级贵族子弟。父亲叫路易·德·麦哲伦,是个小贵族,母亲叫阿尔达·梅斯桂塔。他10岁时进王宫服 麦哲伦航海路线图
役,16岁进入国家航海事务厅。年轻时对航海就十分神往。25岁那年,他参加了对非洲殖民战争。此后,又与阿拉伯人为争夺贸易地盘打了仗。30岁离开印度,在归国途中触礁,被困在一个孤岛上。麦哲伦和他的海员们等了很长时间才等到援救船只,上级了解这一情况后,将他升任为船长。 1511年他跟随新任印度总督阿尔布克尔克(Monsode Albuquerque)参加攻占马六甲。他在东南亚参与殖民战争时了解到,香料群岛东面,还是一片大海。而且,他的朋友占星学家法力罗亦计算出香料群岛的位置。他猜测,大海以东就是美洲,并坚信地球是圆的。于是,他便有了做一次环球航行的打算。1511年12月他作了一次侦察航行,到达班达岛后,带了一批香料于1512年回里斯本,次年随军攻打摩洛哥要塞阿萨莫尔,因受伤成终身跛脚。1514年回国后两次上奏国王要求晋级和增加年金,均被拒绝。
预备出航
33岁时,麦哲伦回到了家乡葡萄牙。他向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申请组织船队去探险,进行一次环球航行。可是,国王没有答应,因为国王认为东方贸易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没有必要再去开辟新航道了。1517年,他离开了葡萄牙,来到了西班牙塞维利亚并又一次提出环球航行的请求。塞维利亚的要塞司令非常欣赏他的才能和勇气,答应了他的请求,并把女儿也嫁给了他。 1518年3月,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接见了麦哲伦,麦哲伦再次提出了航海的请求,并献给了国王一个自制的精致的彩色地球仪。国王很快就答应了他。不久,在国王的指令下,麦哲伦组织了一支船队准备出航。但是,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很快知道这一件事,他很愤怒麦哲伦为自己国家竞争对手效力,更害怕麦哲伦的这一次航行会帮助西班牙的势力超过葡萄牙。于是,他不但派人在塞维利亚不断制造谣言,还派了一些奸细打进麦哲伦的船队,并准备伺机破坏,暗杀麦哲伦。
横渡大西洋
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率领五条船和270名水手的船队出发了。船队在大西洋中航行了70天,11月29日到达巴西海岸。由于这里是葡萄牙的领地,所以麦哲伦告诉船员们一定要小心,不要被葡萄牙人发现,因为根据1494年双方签定的《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规定谁也不得进入和占领对方分的领土。第二年1月10日,船队来到了一个无边无际的大海湾。船员们以为到了美洲的尽头,可以顺利进入新的大洋,但是经过实地调查,那只不过是一个河口,即现在乌拉圭的拉普拉塔河。 3月底,南美进入隆冬季节,于是麦哲伦率船队驶入圣胡安港准备过冬。由于天气寒冻,粮食短缺,船员情绪十分颓丧。船员内部发生叛乱,三个船长联合反对麦哲伦,不服从麦哲伦的指挥,责令麦哲伦去谈判。麦哲伦便派人假意去送一封同意谈判的信,并趁机刺杀了叛乱的船长官员。 不久,麦哲伦在圣胡安港发现了大量的海鸟、鱼类还有淡水,饮食问题终于得到解决。麦哲伦还发现附近还有当地的原住居民,这些人体格高大,身披兽皮;他们的鞋子也很特别,他们把湿润的兽皮套在脚上,上至膝盖。雨雪天 就在外面再套一双大皮靴。麦哲伦把他们称为“大脚人”,并以欺骗的方法逮捕了两个“大脚人”,并戴上脚镣手铐关在船舱里,作为献给西班牙国王的礼物。 阳春8月,麦哲伦率领船队继续出发。 [1]
穿越美洲
1520年8月底,船队驶出圣胡安港,沿大西洋海岸继续南航,准备寻找通往“南海”的海峡。经过三天的航行,在南纬52°的地方,发现了一个海湾。麦哲伦派两艘船只前去探察,希望查明通向“南海”的水道。当夜遇到了一场风暴,狂飙呼啸,巨浪滔天,派往的船只随时都会有撞上悬崖峭壁和沉没的危险,如此紧急情况,竟持续了两天。说来也巧,就在这风云突变的时刻,他们找到了一条通往“南海”的峡道,即后人所称的麦哲伦海峡。 麦哲伦率领船队沿麦哲伦海峡航行。峡道弯弯曲曲,时宽时窄,两岸山峰耸立,奇幻莫测。海峡两岸的土著居民,欢喜燃烧篝火,白日蓝烟缕缕,夜晚一片通明,好像专门为麦哲伦的到来而安排的仪仗队。麦哲伦高兴极了,他在夜里见到陆地上火光点点,便把海峡南岸的这块陆地命名为“火地”,这就是今日智利的火地岛。 经过20多天艰苦迂回的航行,终于到达海峡的西口,走出了麦哲伦海峡,眼前顿时呈现出一片风平浪静、浩瀚无际的“南海”。后来,在两个月在他们兵分五路四处巡逻寻找小岛或陆地时,装载粮食最多的“圣安东尼奥号”逃走并返回西班牙。 [2]
进入太平洋
历经100多天的航行,一直没有遭遇到狂风大浪,麦哲伦的心情从来没有这样轻松过,好像上帝帮了他大忙。他就给“南海”起了个吉祥的名字,叫“太平洋”。在这辽阔的太平洋上,看不见陆地,遇不到岛屿,食品成为最关键的难题,10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们没有吃到一点新鲜食物,酒早已被喝光,只有面包干充饥,后来连面包干也吃完了,只能吃点生了虫的饼干碎屑,这种食物散发出像老鼠屎一样的臭气。船舱里的淡水也越来越浅,最后只能喝带有臭味的变质黄水。为了活命,连盖在船桁上的牛皮也被充作食物,由于日晒、风吹、雨淋,牛皮硬得像石头一样,要放在海水里浸泡四五天,再放在炭火上烤好久才能食用。有时,他们还吃了木头的锯末粉。 1521年3月,船队终于到达三个有居民的海岛,这些小岛是马里亚纳群岛中的一些岛屿,岛上土著人皮肤黝黑,身材高大,他们赤身露体,然而却戴着棕榈叶编成的帽子。热心的岛民们给他们送来了粮食、水果和蔬菜。在惊奇之余,船员们对居民们的热情,无不感到由衷的感激。但由于土人们从未见到过如此壮观的船队,对船上的任何东西都表现出新奇感,于是从船上搬走了一些物品,船员们发觉后,便大声叫嚷起来,把他们当做强盗,还把这个岛屿改名为“强盗岛”。当这些岛民偷走系在船尾的一只救生小艇后,麦哲伦生气极了,他带领一队武装人员登上海岸,开枪打死了7个土著人,放火烧毁了几十间茅屋和几十条小船。于是在麦哲伦的航行日记上留下很不光彩的一页。 船队再往西行,来到现今的菲律宾群岛。此时,麦哲伦和他的同伴们终于首次完成横渡太平洋的壮举,证实了美洲与亚洲之间存在着一片辽阔的水域。这个水域要比大西洋宽阔得多。哥伦布首次横渡大西洋只用了一个月零几天的时间,而麦哲伦在天气晴和、一路顺风的情况下,横渡太平洋却用了一百多天。 麦哲伦首次横渡太平洋,在地理学和航海史上产生了一场革命。证明地球表面大部分地区不是陆地,而是海洋,世界各地的海洋不是相互隔离的,而是一个统一的完整水域。这样为后人的航海事业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3]
编辑本段死亡
麦哲伦船队来到萨马岛附近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岛上,以便在那里补充一些淡水,并让海员们休整一下。邻近小岛上的居民前来观看西班牙人,用椰子、棕榈酒等换取西班牙人的红帽子和一些小玩物。几天以后,船队向西南航行,在棉兰老岛北面的小岛停泊下来。当地土著人的一只小船向 麦哲伦死地
“特立尼达”号船驶来,麦哲伦的一个奴仆恩里克用马来西亚语向小船的桨手们喊话,他们立刻听懂了恩里克的意思。恩里克生在苏门答腊岛,是12年前麦哲伦从马六甲带到欧洲去的。两个小时后,驶来了两只大船,船上坐满了人,当地的头人也来了。恩里克与他们自由地交谈。这时,麦哲伦才恍然大悟,现在又来到了说马来语的人们中间,离“香料群岛”已经不远了,他们快要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了。岛上的头人来到麦哲伦的指挥船上,把船队带到菲律宾中部的宿雾大港口。麦哲伦表示愿意与宿雾岛的首领和好,如果他们承认自己是西班牙国王的属臣,还准备向他们提供军事援助。为了使首领信服西班牙人,麦哲伦在附近进行了一次军事演习。宿雾岛的首领接受了这个建议,一星期后,他携带全家大小和数百名臣民作了洗礼,在短时期内,这个岛和附近岛上的一些居民也都接受了洗礼。 麦哲伦成了这些新基督徒的靠山。为了推行殖民主义的统治,他插手附近小岛首领之间的内讧。夜间,他带领60多人乘三只小船前往小岛,由于水中多礁石,船只不能靠岸,麦哲伦和船员50多人便涉水登陆。不料,反抗的岛民们早已严阵以待,麦哲伦命令火炮手和弓箭手向他们开火,可是攻不进去。接着,岛民向他们猛扑过来,船员们抵挡不住,边打边退,岛民们紧紧追赶。麦哲伦急于解围,下令烧毁这个村庄,以扰乱人心。岛民们见到自己的房子被烧,更加愤怒地追击他们,射来了密集的箭矢,掷来了无数的标枪和石块。当他们得知麦哲伦是船队司令时,攻击更加猛烈,许多人奋不顾身,纷纷向他投来了标枪,或用大斧砍来,麦哲伦就在这场战斗撤退中先被土岛民投来的标枪刺中腿部跌倒在地,爬起来继续跑但还是落在了队伍的后面,又被追上来的岛民们砍死,由于他的同伴们撤退紧急,连岛民们后来怎么处理的麦哲伦尸体都不知道。[
役,16岁进入国家航海事务厅。年轻时对航海就十分神往。25岁那年,他参加了对非洲殖民战争。此后,又与阿拉伯人为争夺贸易地盘打了仗。30岁离开印度,在归国途中触礁,被困在一个孤岛上。麦哲伦和他的海员们等了很长时间才等到援救船只,上级了解这一情况后,将他升任为船长。 1511年他跟随新任印度总督阿尔布克尔克(Monsode Albuquerque)参加攻占马六甲。他在东南亚参与殖民战争时了解到,香料群岛东面,还是一片大海。而且,他的朋友占星学家法力罗亦计算出香料群岛的位置。他猜测,大海以东就是美洲,并坚信地球是圆的。于是,他便有了做一次环球航行的打算。1511年12月他作了一次侦察航行,到达班达岛后,带了一批香料于1512年回里斯本,次年随军攻打摩洛哥要塞阿萨莫尔,因受伤成终身跛脚。1514年回国后两次上奏国王要求晋级和增加年金,均被拒绝。
预备出航
33岁时,麦哲伦回到了家乡葡萄牙。他向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申请组织船队去探险,进行一次环球航行。可是,国王没有答应,因为国王认为东方贸易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没有必要再去开辟新航道了。1517年,他离开了葡萄牙,来到了西班牙塞维利亚并又一次提出环球航行的请求。塞维利亚的要塞司令非常欣赏他的才能和勇气,答应了他的请求,并把女儿也嫁给了他。 1518年3月,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接见了麦哲伦,麦哲伦再次提出了航海的请求,并献给了国王一个自制的精致的彩色地球仪。国王很快就答应了他。不久,在国王的指令下,麦哲伦组织了一支船队准备出航。但是,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很快知道这一件事,他很愤怒麦哲伦为自己国家竞争对手效力,更害怕麦哲伦的这一次航行会帮助西班牙的势力超过葡萄牙。于是,他不但派人在塞维利亚不断制造谣言,还派了一些奸细打进麦哲伦的船队,并准备伺机破坏,暗杀麦哲伦。
横渡大西洋
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率领五条船和270名水手的船队出发了。船队在大西洋中航行了70天,11月29日到达巴西海岸。由于这里是葡萄牙的领地,所以麦哲伦告诉船员们一定要小心,不要被葡萄牙人发现,因为根据1494年双方签定的《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规定谁也不得进入和占领对方分的领土。第二年1月10日,船队来到了一个无边无际的大海湾。船员们以为到了美洲的尽头,可以顺利进入新的大洋,但是经过实地调查,那只不过是一个河口,即现在乌拉圭的拉普拉塔河。 3月底,南美进入隆冬季节,于是麦哲伦率船队驶入圣胡安港准备过冬。由于天气寒冻,粮食短缺,船员情绪十分颓丧。船员内部发生叛乱,三个船长联合反对麦哲伦,不服从麦哲伦的指挥,责令麦哲伦去谈判。麦哲伦便派人假意去送一封同意谈判的信,并趁机刺杀了叛乱的船长官员。 不久,麦哲伦在圣胡安港发现了大量的海鸟、鱼类还有淡水,饮食问题终于得到解决。麦哲伦还发现附近还有当地的原住居民,这些人体格高大,身披兽皮;他们的鞋子也很特别,他们把湿润的兽皮套在脚上,上至膝盖。雨雪天 就在外面再套一双大皮靴。麦哲伦把他们称为“大脚人”,并以欺骗的方法逮捕了两个“大脚人”,并戴上脚镣手铐关在船舱里,作为献给西班牙国王的礼物。 阳春8月,麦哲伦率领船队继续出发。 [1]
穿越美洲
1520年8月底,船队驶出圣胡安港,沿大西洋海岸继续南航,准备寻找通往“南海”的海峡。经过三天的航行,在南纬52°的地方,发现了一个海湾。麦哲伦派两艘船只前去探察,希望查明通向“南海”的水道。当夜遇到了一场风暴,狂飙呼啸,巨浪滔天,派往的船只随时都会有撞上悬崖峭壁和沉没的危险,如此紧急情况,竟持续了两天。说来也巧,就在这风云突变的时刻,他们找到了一条通往“南海”的峡道,即后人所称的麦哲伦海峡。 麦哲伦率领船队沿麦哲伦海峡航行。峡道弯弯曲曲,时宽时窄,两岸山峰耸立,奇幻莫测。海峡两岸的土著居民,欢喜燃烧篝火,白日蓝烟缕缕,夜晚一片通明,好像专门为麦哲伦的到来而安排的仪仗队。麦哲伦高兴极了,他在夜里见到陆地上火光点点,便把海峡南岸的这块陆地命名为“火地”,这就是今日智利的火地岛。 经过20多天艰苦迂回的航行,终于到达海峡的西口,走出了麦哲伦海峡,眼前顿时呈现出一片风平浪静、浩瀚无际的“南海”。后来,在两个月在他们兵分五路四处巡逻寻找小岛或陆地时,装载粮食最多的“圣安东尼奥号”逃走并返回西班牙。 [2]
进入太平洋
历经100多天的航行,一直没有遭遇到狂风大浪,麦哲伦的心情从来没有这样轻松过,好像上帝帮了他大忙。他就给“南海”起了个吉祥的名字,叫“太平洋”。在这辽阔的太平洋上,看不见陆地,遇不到岛屿,食品成为最关键的难题,10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们没有吃到一点新鲜食物,酒早已被喝光,只有面包干充饥,后来连面包干也吃完了,只能吃点生了虫的饼干碎屑,这种食物散发出像老鼠屎一样的臭气。船舱里的淡水也越来越浅,最后只能喝带有臭味的变质黄水。为了活命,连盖在船桁上的牛皮也被充作食物,由于日晒、风吹、雨淋,牛皮硬得像石头一样,要放在海水里浸泡四五天,再放在炭火上烤好久才能食用。有时,他们还吃了木头的锯末粉。 1521年3月,船队终于到达三个有居民的海岛,这些小岛是马里亚纳群岛中的一些岛屿,岛上土著人皮肤黝黑,身材高大,他们赤身露体,然而却戴着棕榈叶编成的帽子。热心的岛民们给他们送来了粮食、水果和蔬菜。在惊奇之余,船员们对居民们的热情,无不感到由衷的感激。但由于土人们从未见到过如此壮观的船队,对船上的任何东西都表现出新奇感,于是从船上搬走了一些物品,船员们发觉后,便大声叫嚷起来,把他们当做强盗,还把这个岛屿改名为“强盗岛”。当这些岛民偷走系在船尾的一只救生小艇后,麦哲伦生气极了,他带领一队武装人员登上海岸,开枪打死了7个土著人,放火烧毁了几十间茅屋和几十条小船。于是在麦哲伦的航行日记上留下很不光彩的一页。 船队再往西行,来到现今的菲律宾群岛。此时,麦哲伦和他的同伴们终于首次完成横渡太平洋的壮举,证实了美洲与亚洲之间存在着一片辽阔的水域。这个水域要比大西洋宽阔得多。哥伦布首次横渡大西洋只用了一个月零几天的时间,而麦哲伦在天气晴和、一路顺风的情况下,横渡太平洋却用了一百多天。 麦哲伦首次横渡太平洋,在地理学和航海史上产生了一场革命。证明地球表面大部分地区不是陆地,而是海洋,世界各地的海洋不是相互隔离的,而是一个统一的完整水域。这样为后人的航海事业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3]
编辑本段死亡
麦哲伦船队来到萨马岛附近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岛上,以便在那里补充一些淡水,并让海员们休整一下。邻近小岛上的居民前来观看西班牙人,用椰子、棕榈酒等换取西班牙人的红帽子和一些小玩物。几天以后,船队向西南航行,在棉兰老岛北面的小岛停泊下来。当地土著人的一只小船向 麦哲伦死地
“特立尼达”号船驶来,麦哲伦的一个奴仆恩里克用马来西亚语向小船的桨手们喊话,他们立刻听懂了恩里克的意思。恩里克生在苏门答腊岛,是12年前麦哲伦从马六甲带到欧洲去的。两个小时后,驶来了两只大船,船上坐满了人,当地的头人也来了。恩里克与他们自由地交谈。这时,麦哲伦才恍然大悟,现在又来到了说马来语的人们中间,离“香料群岛”已经不远了,他们快要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了。岛上的头人来到麦哲伦的指挥船上,把船队带到菲律宾中部的宿雾大港口。麦哲伦表示愿意与宿雾岛的首领和好,如果他们承认自己是西班牙国王的属臣,还准备向他们提供军事援助。为了使首领信服西班牙人,麦哲伦在附近进行了一次军事演习。宿雾岛的首领接受了这个建议,一星期后,他携带全家大小和数百名臣民作了洗礼,在短时期内,这个岛和附近岛上的一些居民也都接受了洗礼。 麦哲伦成了这些新基督徒的靠山。为了推行殖民主义的统治,他插手附近小岛首领之间的内讧。夜间,他带领60多人乘三只小船前往小岛,由于水中多礁石,船只不能靠岸,麦哲伦和船员50多人便涉水登陆。不料,反抗的岛民们早已严阵以待,麦哲伦命令火炮手和弓箭手向他们开火,可是攻不进去。接着,岛民向他们猛扑过来,船员们抵挡不住,边打边退,岛民们紧紧追赶。麦哲伦急于解围,下令烧毁这个村庄,以扰乱人心。岛民们见到自己的房子被烧,更加愤怒地追击他们,射来了密集的箭矢,掷来了无数的标枪和石块。当他们得知麦哲伦是船队司令时,攻击更加猛烈,许多人奋不顾身,纷纷向他投来了标枪,或用大斧砍来,麦哲伦就在这场战斗撤退中先被土岛民投来的标枪刺中腿部跌倒在地,爬起来继续跑但还是落在了队伍的后面,又被追上来的岛民们砍死,由于他的同伴们撤退紧急,连岛民们后来怎么处理的麦哲伦尸体都不知道。[
求《寂静岭》的影评,谢谢!
寂静岭之正解
首先一点,想要搞清楚寂静岭世界就得明白它的“三元”世界观。。。也就是说,寂静岭在某些神秘力量(后面再说)的促使下,已经有了3个平行的世界。分别是:正常世界(就是你天天呆着的世界,影片中那个所谓“黄澄澄”的、都是正常人的世界)、表世界(那个大雾弥漫、都是废墟的世界)、里世界(那个黑乎乎的、都是铁丝和血迹、有很多凶猛怪物、电影中警报响后的世界)。这个“三元”世界观组成的寂静岭概念是这个游戏的基础,但在游戏中表现得比较晦涩、难懂,但在多年的SH游戏玩家的交流和官方的认证下,以初步定性~
记得好莱屋的影评看后都说这片子相当的晦涩、世界观相当的新颖~其实这只是把游戏中的概念照版过来而已,而且电影中大量的三个世界的穿插、交织,和那个男的在真实世界里已经能够感受到他妻子的存在(其实这是不可能的,懂平行世界的都知道,平行世界间只是时间轴相同,并不会有交点的),我个人觉得这已经亵渎了寂静岭的晦涩风格,但为了照顾大部分连黑客帝国这种“二元”世界观都不懂的影迷,这还是可以接受的。
应大部分小白白们不懂结尾是什么意思,想先了解结尾的意思,我就先解释结尾吧。
首先露丝带着她的女儿(其实这里也有很多蹊跷的东西,后面讲)飞出悬崖,走上回家的路,有没有发现这里有很多细节是在暗示你,这里依然是表世界:路上依然都是大雾,来时的那个热闹的加油站凄凉无人,另一面丈夫的世界却还“黄澄澄”的、还下着雨。。。你可能会问了,寂静岭表世界不也有人吗?那些人其实是被神秘力量(也就是艾丽丝与她的黑暗搭档“签约”后所得到的力量)拉进表世界的。同理:艾丽丝感受到露丝的到来(与她的女儿一起),所以防出能量把她们拉了进来,因为这种能量是区域性的,所以那个女警也被拉了进来。。。。也就是说表世界来回就这么几个人(后面还被艾丽丝赶尽杀绝了=。=)而已。。。。。。转回话题:她们回到了家里,其实那也只是空无一人的表世界之家罢了。为什么会有这种结局呢?其实这都是艾丽丝的意愿罢了。。。。。前面说过,露丝在孤儿院收养的女儿莎仁其实是艾丽丝的善良一面的诞生体,而结尾时露丝让女儿闭上眼睛,但她还是睁开了,也就这一刻,她与黑暗体对视力的这一刻,善良体(莎仁)与黑暗体结合了,重新成为了艾丽丝。。。这也是为什么后面黑暗体和艾丽丝都未出现的原因了。。。。而艾丽丝觉得她的母亲达琳当年并没有完全尽了母亲的职责、自己也没有得到过真正的母爱,而相较之下,露丝的强大的母爱更让艾丽丝欣赏,所以后来莎仁的表情和行为都有些怪,这才是真正的艾丽丝。。。。她为了独享母爱就把表世界延伸了出去,直到家中~这一切就是结局形成的原因。。。。。。。。。但仍然有比较激进的人懒得听这些所谓的“胡扯”,只问一句话:到底死没死呀???要问这个问题的话,只能说明你层次太低了,但你非要得到个答案的话,我只能说:即没有死,也不能说是活着的。。。。(1)要说她死了,在真实世界却没有她的尸体,而她也确实在表世界活着的。(2)要说她活着,她也永远回不到真实世界(除非艾丽丝愿意这样做)。(3)她在教堂里被那个可恶的女教主一刀桶穿了左锁骨处(离心脏比较近,看她的出血情况应该是桶到了大动脉),而因为艾丽丝的力量又活了过来,从这一点说,她的命其实已经是艾丽丝的了~
【1号补充】厕所里的怪物
有人不明白女主角在学校厕所里面看到的那个所谓的"献祭者"是什么意思...其实,他就是那个在后面艾丽丝回忆中被众多学生追赶到厕所后,厕所中那个把她弓虽女干了的清洁工(=.=在门口有N多学生的情况下)...所以艾丽丝对他的怨恨由为突出,在她拥有了力量(黑暗搭档)之后,第一个就把他给残忍地杀掉了,就在那个回忆中的那个厕所里.....而在表世界中他尸体所摆的姿势也比较像在XX..里世界里,他行进(爬行..)中在不停的"吐舌头",这一点更好理解,因为这是标准的"性暗示"动作(在学术中和各种H中都得到公认的)~至于实在这方面不懂的,只能说明你太纯洁了,就不支持你进行深挖了..
还有的人问:女主角怎么知道他嘴里面有那块刻着"酒店"(本人不怎么会英文,就直接翻译了哦~)的石头呢?本人觉得1)那个蓝衣服的小孩(其实是艾丽丝所释放的幻影,用来给女主角提供线索的,所以忽隐忽现的,是艾丽丝小时侯的形象)把她指引到这来,肯定有原因,所以女主角要查看一下(2)可能是后面的话有什么暗示(再次重声:英语不太好..) (3)游戏中的人物也都喜欢没事乱翻的,说不定有什么好东东等我呢~不过要去翻死人嘴里嘛,那就......=.=
【2号补充】经典台词
"这是你的选择..."黑暗体对露丝提出"WHY ME?"(为什么是我?)的问题时,一句短而经典的回答..."It's your chooes!"(好象拼错了...=.=~)
对,这确实是露丝的选择,她在教堂里曾经对那个女警说:"当我第一眼看到莎仁(善良体)的时候,我就喜欢上了她."...露丝选择了莎仁,也就等同于选择了自己的命运,因为莎认总会有这么一天要回到SILENT HILL,这是无法阻止和更改的~是露丝自己选择的命运.....
"妈妈是孩子眼中的上帝."在艾丽丝完成了复仇之后,没有被杀死的达琳默默的提问:"为什么我没有被杀死?"露死轻声地这么回答~.....当年在教会要将仅因为没有父亲就被裁决为恶魔艾丽丝"净化"(就是一把火烧掉而已)时,达琳亲手把艾丽丝交给了他们,这让艾丽丝后来很是愤慨~尽管在执行"净化"时达琳也冲出来想要阻止,但她的行动根本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最后还是上天帮助了艾丽丝,铁架给塌了)....但最后艾丽丝还是没有将她生母达琳杀死,也许达琳此时也觉得自己该死,因为她没有意识到,艾丽丝对自己还是有"爱"的;这也是为什么达琳在前面从来没进教堂也不会被里世界的怪物杀掉的原因,因为艾丽丝不想让她的母亲达琳死,至少不是被自己亲手杀死~....
【3号补充】怪物内涵
再次重声:寂静岭是一个很有人文内涵的有血有肉的地方,并非一般欧美的暴力美学....它的每一个设置.每一个细节.都不是凭空而出(大部分其他的血腥恐怖片都是这样),而是有其道理的.....在此引用一位哲学家的话:"凡是存在的都是有道理的."----黑格尔
三角头:寂静岭游戏中被公认的最具代表性怪物.肌肉身材,手拿大刀,三角铁头(有枪也没法打暴头了..)~这个形象就已经代表了艾丽丝心中最阴暗/冷酷/暴力和极度的怨恨的一面.....而它那最富个性的三角头却不能被众人所理解,所以我来简单解释一下1)学过心理学的人应该知道,三角形代表着暴力(或暴力倾向),而又把三角形作为它的头就说明了这个怪物的头脑中是充满了暴力/别无他物...(2)三角头又代表了神秘(如金字塔等),在游戏中也确实这样.每次它的出现就会暗示些东西或者代表着某段剧情的高潮的到来....所以它的出现总是背负着很多"重大"任务的~
护士怪:艾丽丝烧伤后,"她极度的恐惧渐渐转变为巨大的怨恨."(引用电影中的一段话)所以她烧伤后对所有的一切都充满了敌意,而此时可怜的护士是离她最近的人,所以护士的形象也自然而然的出现为可怖的形态(也就是怪物)...具体可以参考电影中LISA(那个红衣护士)"白眼"成因~
圣甲虫:这个嘛...不太好说,不过我觉得应该是艾丽丝烧伤后在不能动弹的情况下,被某种甲虫所咬伤,所以也被物质化(依附寂静岭或者说是黑暗体的力量把某种意念中或潜意识中的东西具体化,成为可见体)了~
【4号补充】(再不补第①面就没位置啦~)邪教的力量?
有的人提问:为什么艾丽丝的黑暗力量(里世界)波及不到教堂内呢?
这个问题嘛~我自己也想了一段时间~如果游戏中这么问还好回答些,因为其中的大部分疑问已得到解答(有SH3的功劳)~而在宗教这方面,电影已经把游戏中的原本改得面目全非了,所以只能从新推理~
(本推理纯属个人推理,如有雷同实属→抄袭)
(1)屋外就是里世界,而屋内却一点也不受影响,而且在教主(不是里教主...)的带领下进行祈祷后就恢复了表世界,可能这种邪教确实有某种力量在保护着(个人觉得这种可能不太大)~(2)根据信仰的力量(并非专指这种邪教)一说,与寂静岭心魔论~因为众信徒虔诚地坚贞地信任着这种邪教的力量能够保护他们,而且这种信仰的中心点就在教堂内,所以坚定的信仰动摇了里世界的力量,而虔诚的祷告便暂时性的驱逐了里世界~...这种观点的可能性比较大,也很符合游戏中的观点~(3)因为电影中表里世界都是艾丽丝所创造的~所以教堂这个僻护点艾丽丝也应该是可以控制的(就类似于她可以控制里世界不伤害达琳一样),而一次性把这些仇人杀掉的话,艾丽丝还觉得有点不爽(BT了=.=...).所以搞出这么个地方来慢慢玩弄这些人,让他们天天陷入死亡的巨大恐惧中,让他们身心具疲,心理崩溃(不过因为有信仰,才没有太快崩溃)...这样会让艾丽丝得到更大的"满足"~
几次分析中,惟有这次的个人观点比较浓重,所以错误可能存在,若有意见,敬请提出~~有三个可能也是因为这个问题上面还未定性,不过定性后也不会超出这个范围的吧?~呵呵!
【5号补充】邪教教主--克雷丝
这个人物嘛~个人觉得没什么好说的,因为这是电影改编后新加上的.所以就完全没有游戏中那个教主达丽娜(艾丽丝的母亲)那么神秘,拥有强大的力量(游戏中表世界是教主制造的,里世界才是艾丽丝创造用来躲避母亲)~所以这么说来,电影把宗教这方面就不止是"一笔带过"了..而是大幅度削弱了~由主动转变为被动了~
而这个教主本人呢,可以这么说吧~是一点能力也没有滴,他只能像我们国内滴一位著名邪教教主李某人(简称李教主~...=.=?里教主?...)一样,搞些神神秘秘的东西来迷惑众人....根据我4号补充"宗教力量的"第(2)种说法,她的所有能力也就是聚拢人心罢了~并无真正实力...
正像露丝大声对克雷丝说的那样:"你只是把所有你所害怕的人都烧死而已."
更多: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466007/
首先一点,想要搞清楚寂静岭世界就得明白它的“三元”世界观。。。也就是说,寂静岭在某些神秘力量(后面再说)的促使下,已经有了3个平行的世界。分别是:正常世界(就是你天天呆着的世界,影片中那个所谓“黄澄澄”的、都是正常人的世界)、表世界(那个大雾弥漫、都是废墟的世界)、里世界(那个黑乎乎的、都是铁丝和血迹、有很多凶猛怪物、电影中警报响后的世界)。这个“三元”世界观组成的寂静岭概念是这个游戏的基础,但在游戏中表现得比较晦涩、难懂,但在多年的SH游戏玩家的交流和官方的认证下,以初步定性~
记得好莱屋的影评看后都说这片子相当的晦涩、世界观相当的新颖~其实这只是把游戏中的概念照版过来而已,而且电影中大量的三个世界的穿插、交织,和那个男的在真实世界里已经能够感受到他妻子的存在(其实这是不可能的,懂平行世界的都知道,平行世界间只是时间轴相同,并不会有交点的),我个人觉得这已经亵渎了寂静岭的晦涩风格,但为了照顾大部分连黑客帝国这种“二元”世界观都不懂的影迷,这还是可以接受的。
应大部分小白白们不懂结尾是什么意思,想先了解结尾的意思,我就先解释结尾吧。
首先露丝带着她的女儿(其实这里也有很多蹊跷的东西,后面讲)飞出悬崖,走上回家的路,有没有发现这里有很多细节是在暗示你,这里依然是表世界:路上依然都是大雾,来时的那个热闹的加油站凄凉无人,另一面丈夫的世界却还“黄澄澄”的、还下着雨。。。你可能会问了,寂静岭表世界不也有人吗?那些人其实是被神秘力量(也就是艾丽丝与她的黑暗搭档“签约”后所得到的力量)拉进表世界的。同理:艾丽丝感受到露丝的到来(与她的女儿一起),所以防出能量把她们拉了进来,因为这种能量是区域性的,所以那个女警也被拉了进来。。。。也就是说表世界来回就这么几个人(后面还被艾丽丝赶尽杀绝了=。=)而已。。。。。。转回话题:她们回到了家里,其实那也只是空无一人的表世界之家罢了。为什么会有这种结局呢?其实这都是艾丽丝的意愿罢了。。。。。前面说过,露丝在孤儿院收养的女儿莎仁其实是艾丽丝的善良一面的诞生体,而结尾时露丝让女儿闭上眼睛,但她还是睁开了,也就这一刻,她与黑暗体对视力的这一刻,善良体(莎仁)与黑暗体结合了,重新成为了艾丽丝。。。这也是为什么后面黑暗体和艾丽丝都未出现的原因了。。。。而艾丽丝觉得她的母亲达琳当年并没有完全尽了母亲的职责、自己也没有得到过真正的母爱,而相较之下,露丝的强大的母爱更让艾丽丝欣赏,所以后来莎仁的表情和行为都有些怪,这才是真正的艾丽丝。。。。她为了独享母爱就把表世界延伸了出去,直到家中~这一切就是结局形成的原因。。。。。。。。。但仍然有比较激进的人懒得听这些所谓的“胡扯”,只问一句话:到底死没死呀???要问这个问题的话,只能说明你层次太低了,但你非要得到个答案的话,我只能说:即没有死,也不能说是活着的。。。。(1)要说她死了,在真实世界却没有她的尸体,而她也确实在表世界活着的。(2)要说她活着,她也永远回不到真实世界(除非艾丽丝愿意这样做)。(3)她在教堂里被那个可恶的女教主一刀桶穿了左锁骨处(离心脏比较近,看她的出血情况应该是桶到了大动脉),而因为艾丽丝的力量又活了过来,从这一点说,她的命其实已经是艾丽丝的了~
【1号补充】厕所里的怪物
有人不明白女主角在学校厕所里面看到的那个所谓的"献祭者"是什么意思...其实,他就是那个在后面艾丽丝回忆中被众多学生追赶到厕所后,厕所中那个把她弓虽女干了的清洁工(=.=在门口有N多学生的情况下)...所以艾丽丝对他的怨恨由为突出,在她拥有了力量(黑暗搭档)之后,第一个就把他给残忍地杀掉了,就在那个回忆中的那个厕所里.....而在表世界中他尸体所摆的姿势也比较像在XX..里世界里,他行进(爬行..)中在不停的"吐舌头",这一点更好理解,因为这是标准的"性暗示"动作(在学术中和各种H中都得到公认的)~至于实在这方面不懂的,只能说明你太纯洁了,就不支持你进行深挖了..
还有的人问:女主角怎么知道他嘴里面有那块刻着"酒店"(本人不怎么会英文,就直接翻译了哦~)的石头呢?本人觉得1)那个蓝衣服的小孩(其实是艾丽丝所释放的幻影,用来给女主角提供线索的,所以忽隐忽现的,是艾丽丝小时侯的形象)把她指引到这来,肯定有原因,所以女主角要查看一下(2)可能是后面的话有什么暗示(再次重声:英语不太好..) (3)游戏中的人物也都喜欢没事乱翻的,说不定有什么好东东等我呢~不过要去翻死人嘴里嘛,那就......=.=
【2号补充】经典台词
"这是你的选择..."黑暗体对露丝提出"WHY ME?"(为什么是我?)的问题时,一句短而经典的回答..."It's your chooes!"(好象拼错了...=.=~)
对,这确实是露丝的选择,她在教堂里曾经对那个女警说:"当我第一眼看到莎仁(善良体)的时候,我就喜欢上了她."...露丝选择了莎仁,也就等同于选择了自己的命运,因为莎认总会有这么一天要回到SILENT HILL,这是无法阻止和更改的~是露丝自己选择的命运.....
"妈妈是孩子眼中的上帝."在艾丽丝完成了复仇之后,没有被杀死的达琳默默的提问:"为什么我没有被杀死?"露死轻声地这么回答~.....当年在教会要将仅因为没有父亲就被裁决为恶魔艾丽丝"净化"(就是一把火烧掉而已)时,达琳亲手把艾丽丝交给了他们,这让艾丽丝后来很是愤慨~尽管在执行"净化"时达琳也冲出来想要阻止,但她的行动根本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最后还是上天帮助了艾丽丝,铁架给塌了)....但最后艾丽丝还是没有将她生母达琳杀死,也许达琳此时也觉得自己该死,因为她没有意识到,艾丽丝对自己还是有"爱"的;这也是为什么达琳在前面从来没进教堂也不会被里世界的怪物杀掉的原因,因为艾丽丝不想让她的母亲达琳死,至少不是被自己亲手杀死~....
【3号补充】怪物内涵
再次重声:寂静岭是一个很有人文内涵的有血有肉的地方,并非一般欧美的暴力美学....它的每一个设置.每一个细节.都不是凭空而出(大部分其他的血腥恐怖片都是这样),而是有其道理的.....在此引用一位哲学家的话:"凡是存在的都是有道理的."----黑格尔
三角头:寂静岭游戏中被公认的最具代表性怪物.肌肉身材,手拿大刀,三角铁头(有枪也没法打暴头了..)~这个形象就已经代表了艾丽丝心中最阴暗/冷酷/暴力和极度的怨恨的一面.....而它那最富个性的三角头却不能被众人所理解,所以我来简单解释一下1)学过心理学的人应该知道,三角形代表着暴力(或暴力倾向),而又把三角形作为它的头就说明了这个怪物的头脑中是充满了暴力/别无他物...(2)三角头又代表了神秘(如金字塔等),在游戏中也确实这样.每次它的出现就会暗示些东西或者代表着某段剧情的高潮的到来....所以它的出现总是背负着很多"重大"任务的~
护士怪:艾丽丝烧伤后,"她极度的恐惧渐渐转变为巨大的怨恨."(引用电影中的一段话)所以她烧伤后对所有的一切都充满了敌意,而此时可怜的护士是离她最近的人,所以护士的形象也自然而然的出现为可怖的形态(也就是怪物)...具体可以参考电影中LISA(那个红衣护士)"白眼"成因~
圣甲虫:这个嘛...不太好说,不过我觉得应该是艾丽丝烧伤后在不能动弹的情况下,被某种甲虫所咬伤,所以也被物质化(依附寂静岭或者说是黑暗体的力量把某种意念中或潜意识中的东西具体化,成为可见体)了~
【4号补充】(再不补第①面就没位置啦~)邪教的力量?
有的人提问:为什么艾丽丝的黑暗力量(里世界)波及不到教堂内呢?
这个问题嘛~我自己也想了一段时间~如果游戏中这么问还好回答些,因为其中的大部分疑问已得到解答(有SH3的功劳)~而在宗教这方面,电影已经把游戏中的原本改得面目全非了,所以只能从新推理~
(本推理纯属个人推理,如有雷同实属→抄袭)
(1)屋外就是里世界,而屋内却一点也不受影响,而且在教主(不是里教主...)的带领下进行祈祷后就恢复了表世界,可能这种邪教确实有某种力量在保护着(个人觉得这种可能不太大)~(2)根据信仰的力量(并非专指这种邪教)一说,与寂静岭心魔论~因为众信徒虔诚地坚贞地信任着这种邪教的力量能够保护他们,而且这种信仰的中心点就在教堂内,所以坚定的信仰动摇了里世界的力量,而虔诚的祷告便暂时性的驱逐了里世界~...这种观点的可能性比较大,也很符合游戏中的观点~(3)因为电影中表里世界都是艾丽丝所创造的~所以教堂这个僻护点艾丽丝也应该是可以控制的(就类似于她可以控制里世界不伤害达琳一样),而一次性把这些仇人杀掉的话,艾丽丝还觉得有点不爽(BT了=.=...).所以搞出这么个地方来慢慢玩弄这些人,让他们天天陷入死亡的巨大恐惧中,让他们身心具疲,心理崩溃(不过因为有信仰,才没有太快崩溃)...这样会让艾丽丝得到更大的"满足"~
几次分析中,惟有这次的个人观点比较浓重,所以错误可能存在,若有意见,敬请提出~~有三个可能也是因为这个问题上面还未定性,不过定性后也不会超出这个范围的吧?~呵呵!
【5号补充】邪教教主--克雷丝
这个人物嘛~个人觉得没什么好说的,因为这是电影改编后新加上的.所以就完全没有游戏中那个教主达丽娜(艾丽丝的母亲)那么神秘,拥有强大的力量(游戏中表世界是教主制造的,里世界才是艾丽丝创造用来躲避母亲)~所以这么说来,电影把宗教这方面就不止是"一笔带过"了..而是大幅度削弱了~由主动转变为被动了~
而这个教主本人呢,可以这么说吧~是一点能力也没有滴,他只能像我们国内滴一位著名邪教教主李某人(简称李教主~...=.=?里教主?...)一样,搞些神神秘秘的东西来迷惑众人....根据我4号补充"宗教力量的"第(2)种说法,她的所有能力也就是聚拢人心罢了~并无真正实力...
正像露丝大声对克雷丝说的那样:"你只是把所有你所害怕的人都烧死而已."
更多: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466007/
《土地的誓言》作者运用了那些写作手法
9 土地的誓言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作者这种情绪的表露,并不流于空泛,他把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流亡青年压抑的情感用火一样炽热的语言表达出来,仿佛使人谛听得到心脏的跳动,感受得到热血的沸腾。眷念乡土,这是一种具有共通性的感情,而作者所眷恋的关东原野,当时却已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对作者来说,她是失去的美好家园;对国人来说,她是祖国完整版图上沦丧的土地,因此,眷念乡土就有了让人产生共鸣的强烈的爱国色彩。
这篇课文在艺术上体现了端木蕻良浓郁的抒情风格与独特的抒情方式,那就是以倾诉式的语言表达激情,以富有力度与浓度的情感打动人心。几个突出的特点是:
1.运用呼告的手法,直接对着土地倾诉自己的热爱、怀想、眷念,并且将倾诉对象拟人化,以“她”而不是“它”相称,隐含将土地比做“母亲”的意思。比如:“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等等。这种感情经过多次反复,像音乐的主旋律一样得到加强,自然会在读者心里掀起重重波澜,激起强烈的共鸣。
2.选择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比如“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一段,白桦林、蒙古狗、奔马群、红高粱、黑土地等东北特有的景物密集地排列在一起,加大了信息容量和对读者的冲击力。
3.大量运用排比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例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等处。
4.课文中有忧伤、舒缓的回忆,有强烈急切近乎呐喊的誓愿,叙述的方式和内在感情的起伏表里相应,形成文章的波澜与节奏。以“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一段为例,先是以平静的叙述,一组对句强调“我”与土地不可分离的关系。接着,是一个总结性的语句:“我不能离开她”。从“在故乡的土地上”到“多么丰饶”,这一段话回忆“我”在故乡成长的足迹,用诗一般的语言抒发思乡之情。感情舒缓,境界优美,几乎令人忘却了现实的伤痛。由衷的沉醉之后,却以一句“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急收,思想跳回到现实当中,发出坚强的誓言:“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至此,情绪渐强,达到高潮:“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这些艺术特点都要结合语言揣摩才能更细致地体会得到。
本文的结构看似复杂,实则线索清晰,结构简单。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内心为此热血沸腾!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而牺牲!两段文字一气呵成,任由情感的激流倾泻,在结构上有如双峰对峙,又宛若对仗工整的一副长联!
二、问题研究
1.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
这一标题是比较独特的,其要点在于“誓言”。从文章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越地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种掷地有声的誓言读者自可强烈地感受到。因此,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这种表达方式并不是独一无二的。例如朱德的“母亲的回忆”,其意就是“关于母亲的回忆”而不是“母亲自身的回忆”。作者之所以作如此表达,估计是在不影响意思表达的前提下力求简洁,在拟写标题之时就更是如此。况且,本文集中笔力写“土地”,将“土地”二字置于最醒目的位置也确实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2.怎样理解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与“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这两个词语的确切含义?
这两个词语的运用都逾越了常规。凡是反常之处总是格外引人注目并且令人感到困惑的。对于这些特殊的用法,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求解:一、明确该词的本意;二、分析该词所处的语境。最后在本意和语境间可以发现词语的具体确切的含义。
“泛滥”原意是“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又引申为“思想、事物到处扩散”。细细品味这一词语会觉得十分贴切:作者的心情正如决堤之水不可遏抑地向四下泛滥奔流,作者那激愤狂放的心情用了“泛滥”来形容较之用“澎湃”“涌动”等词语更多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的力量。至于“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就更加特殊,作者为什么不用“飘荡着我的欢笑、回响着我的欢笑”之类的语句呢?须知,埋葬只用于已经死去的事物,那么,我的欢笑已经死去了吗?是的,昔日在田垄间留下的欢笑曾经是晶莹如露珠般点缀在垄上,散发着迷人的光泽。而今,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昔日的快乐欢笑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愤!作者的欢笑确实“死了”,它被埋葬在故乡的田垄间。作者的欢乐只属于失去的故园。这样想来,用“埋葬”是不是更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呢?谁埋葬了我们的欢笑,谁夺去了我们的“田垄”,我们就要埋葬他们!让埋葬我们欢笑的田垄成为埋葬侵略者的墓地!这是不是使作者发出铮铮誓言的原因之一呢?
3.怎样理解“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里喷涌着血液一样”等语句?
这几句确实较为费解,因为它包含了好几个层面的意思。
从表层看,这是写实。在任何一块大地的深层,都涌动着沸腾的岩浆,这些岩浆就是文中所说的“红熟的浆液”。这一表层含义必须理解。那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一种联想呢?因为他的内心也正如地下沸腾的岩浆一样在燃烧在沸腾在奔突,似乎正要喷涌而出!这时,充满激情的作者就进入了写意的层面:他用诗一般的语言塑造了两个颤栗着、愤怒着并且不可阻挡地将要爆发出来的意象——一个是大地之心,一个是作者之心。这块广大的“关东大地”因为这些拟人化的描写而有了生命有了情感,于是可以像人一样召唤着我、激励着我为之奋斗为之牺牲!
4.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又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的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一步步的激动,作者就不满足于使用向第三者介绍的人称代词“她”了,于是抛开读者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这在修辞上叫做“呼告”,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
练习说明
一、认真阅读“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在这段话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色、物产?
2.作者用了大量的词语形容东北地区的种种事物,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能够引起你丰富的联想?
3.有人说这段话排列的词语过多,不够简洁,有些句子完全可以删掉,比如“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
本题意在揣摩精彩语段,通过揣摩语言感知文章写作特色。
第1小题提示学生注意这段话中密集的意象,如白桦林、红高粱、马群、黑土地等等。抓住这些特点,能充分体会到东北的地域特征。
第2小题,品味形容词和短语的修饰作用。这段话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短语修饰事物,使事物带上丰富的、耐人寻味的意味。细心品味这些形容词的修饰作用,并且强调语言引起的“联想”,着眼点在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品味语言。
第3小题是一道开放题,鼓励学生发挥质疑精神,对作家个性化的语言风格加以评论。答案应该是多样的,开放的,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二、你觉得这篇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得最富有感情,最能打动你?找出来,读一读,背一背。
这是一道语言积累题,意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文章,通过积累、记忆,体会课文浓郁的抒情性。例句如下:
1.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2.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不管我走到哪里,即使我睡得很沉,或者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都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
3.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
三、学唱歌曲《松花江上》,进一步体会课文中的思想感情。
此题旨在通过跨学科活动,深入理解课文思想内涵。
教学建议
本文几近于一首散文诗,其间充溢的是众多鲜明的意象和丰沛激越的情感。教学时如果不从“诗意”这一角度处理,将会使课堂枯涩沉闷、生气全无。具体教学建议如下:
1.努力引起学生的心灵共鸣。
学生由于年龄所限,根本没有家国之痛、民族之恨这些经历和体验,但他们有着朴素的感情,也有丰富敏感的心灵。教师在教学之前,务必努力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可以通过影视手段展示九一八之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和悲痛,让最形象的画面最直接最强烈地撞击学生的心灵,使之产生强烈的震撼。然后再播放《松花江上》《黄河大合唱》等音乐,以直接诉诸心灵的方式深入感染学生。当学生情感被调动起来之后,本文的教学就易于进行了。
2.反复朗读课文。
建议初读由教师本人进行表情朗读。本文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能够感受到文中丰沛的感情却难以确切地把握理解文意。如果在教学之初由学生朗读课文,可能不易掌握好分寸。其实,教师的表情朗读也是一种处理教材的方式。经过朗读处理之后,课文中飘忽的情感会变得直观可感,学生会更加容易接受理解。在情感熏陶、文意大致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可以进行配乐朗读,表情朗读,以使学生充分领会本文的诗意和情感。
3.理解全文结构。
这一环节宜简不宜繁,三言两语略加点拨即可完成任务。切忌在此环节喋喋不休,以致影响学生对课文情感产生共鸣,妨碍学生的想像和体会。
4.品析文中关键意象和关键语句。
这是核心环节。本文众多的意象如列锦般排列在一起,密集的意象纷至沓来,不断冲击着读者,从而在文章中形成一种气势和力度。这也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思念故乡时,故乡的一切——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一事一物无一不奔涌而出,这些意象就构成了一个立体的充满了细节的活生生的“关东原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想像体味这些意象,力求将它们还原为真切的感受和活生生的形象,从而在学生的头脑中再造出一个美丽富饶的“东北大地”。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认真揣摩文中关键的词句,这是搞好阅读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这些词句的理解参见“问题研究”。
5.本课生字生词较多,教学时应扎扎实实地教学字词,扫清阅读障碍,增加词汇积累。
有关资料
一、三十年代的东北作家群与端木蕻良(吴福辉)
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及关内各地的一些青年作者,如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舒群、骆宾基、罗烽、白朗、李辉英等人,习惯上被称为“东北作家群”,形成于30年代中期。他们有的未正式加入“左联”,但其创作实际上构成“左联”文学的一部分。正是他们,开了抗日文学的先声,第一次把作家的心血,与东北广袤的黑土,铁蹄下的不屈人民、茂草、高粱,搅成一团,以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和粗犷的地方风格,令人感奋。
东北作家群里,还有《憎恨》集的作者端木蕻良(生于1912年)。其中,《鹭湖的忧郁》一向为人称道,这是用诗情的笔法写出难以想像的人民贫穷,悲愤郁怒之情回荡在平静的叙述中,传达出遭受压抑的凄厉感。他还善于在抗日的题材下表现东北特殊的风情,《遥远的风砂》《浑河的急流》都有磅礴的气势,民族意识通过地方的粗犷性格表露出来。他注重方言的运用,又自觉地吸收电影剪接手法来结构小说,叙述带跳跃性,用笔举重若轻,讲究力度,在小说体式上有新的创造。抗战时期他先后出版了《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长江》等长篇。
(选自《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二、土地(秦牧)
当你坐在飞机上,看着我们无边无际的像覆盖上一张绿色地毯的大地的时候;当你坐在汽车上,倚着车窗看万里平畴的时候;或者,在农村里,看到一个老农捏起一把泥土,仔细端详,想鉴定它究竟适宜于种植什么谷物和蔬菜的时候;或者,当你自己随着大伙在田里插秧,黑油油的泥土吱吱地冒出脚缝的时候,不知道你曾否为土地涌现过许许多多的遐想?想起它的过去,它的未来,想起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为要成为土地的主人,怎样斗争和流血,想起在绵长的历史中,我们每一块土地上面曾经出现过的人物和事迹,他们的苦难、愤恨、希望、期待的心情?
有时,望着莽莽苍苍的大地,我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然后,才又收住缰绳,缓步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中来。
我想起了二千六百多年前北方平原上的一幕情景。
一队亡命贵族,在黄土平原上仆仆奔驰。他们虽然仗剑驾车,然而看得出来,他们疲倦极了,饥饿极了。他们用搜索的眼光望着田野,然而骄阳在上,田垅间麦苗稀疏,哪里有什么可吃的东西!一个农民正在田里除草。那流亡队伍中一个王子模样的人物,走下车子来,尽量客气地向农民请求着:“求你给我们弄点吃的东西吧!你总得要帮忙才好,我们已经好几天没有吃的了。”衣不蔽体、家里正在愁吃愁穿的农民望了这群不知稼穑艰难的人们一眼,一句话也没说,从田地里捧起一大块泥土,送到王子模样的人物面前,压抑着悲愤说:“这个给你吧!”王子模样的人显然被激怒了,他转身到车上取下马鞭,怒气冲冲地想逞一下威风,鞭打那个胆敢冒犯他的尊严的农民。但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大臣模样的人物上前去劝阻住了:“这是土地,上天赐给我们的,可不正是我们的好征兆吗!”于是,一幕怪剧出现了,那王子模样的人突然跪下地来,叩头谢着上苍,然后郑重地捧起土块,放到车上,一行人又策马前进了。辘辘大车过处卷起了漫天尘土……
这是《左传》记载下来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在亡命途中发生的故事。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奇怪的事情?除了因为这群贵族是在亡命途中,不得不压抑着威风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在他们心目中,土地代表着上天不可思议的赏赐,代表了财富和权力!他们知道,只要掌握了土地的所有权,就可以永无休止地榨取农民的血汗。
古代中国皇帝把疆土封赠给公侯时,就有这么一个仪式:皇帝站在地坛上,取起一块泥土来,用茅草包了,递给被封的人。上一个世纪,当殖民主义强盗还处在壮年时期,他们大肆杀戮太平洋各个岛屿上的土人,强迫他们投降,有一种被规定的投降仪式,就是要土人们跪在地上,用沙土撒到头顶。许许多多地方的部落,为了不愿跪着把神圣的泥土撒上天灵盖,就成批成批地被杀戮了。
啊!这宝贵的土地!不事稼穑的剥削阶级只知道想方设法地掠夺它,把它作为榨取劳动者血汗的工具。亲自在上面播种五谷的劳动者,才真正对它具有强烈的感情,把它当做命根子,把它比喻成哺育自己的母亲。谈到这里,我想起了好些令人掀动感情波澜的事情。几个世纪以来,那些当年被逼得走投无路的破产的中国农民,漂流到海外去谋生的当儿,身上就常常揣着一撮家乡的泥土。那时,闽粤沿海港口上,一艘艘用白粉髹腹,用朱砂油头,头部两旁画上两个鱼眼睛似的小圈的红头船,乘着信风,把一批批失掉了土地的农民送到海外各地。当时离乡别井的人们,都习惯在远行之前,从井里取出一撮泥土,珍重地包藏在身边。他们把这撮泥土叫做“乡井土”。直到现在,海外华侨的床头箱里,还有人藏着这样的乡井土!试想想,在一撮撮看似平凡的泥土里,寄托了人们多少丰富深厚的感情!
过去,多少劳动者为了土地而进行了连绵不断的悲壮斗争!当外国侵略者犯境的时候,又有多少英雄义士为保卫它而英勇地献出了生命!在我国福建沿海地方,历史上就流传着许多可歌可泣的保卫土地的抗敌爱国故事。在明末御倭和抗清的浪潮中,那里曾经进行过保卫每一寸土地的激烈斗争。有的地方,妇女的发髻上流行着插上三支短剑似的装饰品,那是明代妇女准备星夜和突然来袭的倭寇搏斗的装束的遗迹。有的地方,从前曾经流行过成人死后入殓时在面部盖上白布的风俗,那是明朝遗民羞见先人于地下、一种激励后代的葬仪。这些风俗,多么沉痛,多么壮烈!在我国的湛江地方,有一座桥梁被命名为“寸金桥”,就寓有“一寸土地一寸金”的意思,这是用来纪念当年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英雄们的。土地的长度和面积计算单位可以用丈,用公里,用亩,用公顷,然而在含有国土的意义的时候,它的计算单位应该用一寸、一撮来衡量。因为它代表一个国家的主权,一寸土都决不容侵犯,一撮土都是珍宝。这里,我想到了我们中国的整个版图,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一定要使它真真正正地完整无缺。台、澎等地还被一小撮反动派所盘踞,我们必须把它解放。从福建前线,我们听到了多少动人的故事啊!不仅我们英勇而强大的海军和空军,给予美蒋反动派以沉重的打击,就是民兵队伍,也巧妙地打击了敌人。就是好些少年儿童,在大炮轰击中也自动奔跑接驳电线,传信送物。他们体现了全体中国人民保卫每一寸国土的坚强意志。
1960年(选自《秦牧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有删节)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作者这种情绪的表露,并不流于空泛,他把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流亡青年压抑的情感用火一样炽热的语言表达出来,仿佛使人谛听得到心脏的跳动,感受得到热血的沸腾。眷念乡土,这是一种具有共通性的感情,而作者所眷恋的关东原野,当时却已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对作者来说,她是失去的美好家园;对国人来说,她是祖国完整版图上沦丧的土地,因此,眷念乡土就有了让人产生共鸣的强烈的爱国色彩。
这篇课文在艺术上体现了端木蕻良浓郁的抒情风格与独特的抒情方式,那就是以倾诉式的语言表达激情,以富有力度与浓度的情感打动人心。几个突出的特点是:
1.运用呼告的手法,直接对着土地倾诉自己的热爱、怀想、眷念,并且将倾诉对象拟人化,以“她”而不是“它”相称,隐含将土地比做“母亲”的意思。比如:“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等等。这种感情经过多次反复,像音乐的主旋律一样得到加强,自然会在读者心里掀起重重波澜,激起强烈的共鸣。
2.选择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比如“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一段,白桦林、蒙古狗、奔马群、红高粱、黑土地等东北特有的景物密集地排列在一起,加大了信息容量和对读者的冲击力。
3.大量运用排比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例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等处。
4.课文中有忧伤、舒缓的回忆,有强烈急切近乎呐喊的誓愿,叙述的方式和内在感情的起伏表里相应,形成文章的波澜与节奏。以“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一段为例,先是以平静的叙述,一组对句强调“我”与土地不可分离的关系。接着,是一个总结性的语句:“我不能离开她”。从“在故乡的土地上”到“多么丰饶”,这一段话回忆“我”在故乡成长的足迹,用诗一般的语言抒发思乡之情。感情舒缓,境界优美,几乎令人忘却了现实的伤痛。由衷的沉醉之后,却以一句“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急收,思想跳回到现实当中,发出坚强的誓言:“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至此,情绪渐强,达到高潮:“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这些艺术特点都要结合语言揣摩才能更细致地体会得到。
本文的结构看似复杂,实则线索清晰,结构简单。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内心为此热血沸腾!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而牺牲!两段文字一气呵成,任由情感的激流倾泻,在结构上有如双峰对峙,又宛若对仗工整的一副长联!
二、问题研究
1.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
这一标题是比较独特的,其要点在于“誓言”。从文章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越地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种掷地有声的誓言读者自可强烈地感受到。因此,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这种表达方式并不是独一无二的。例如朱德的“母亲的回忆”,其意就是“关于母亲的回忆”而不是“母亲自身的回忆”。作者之所以作如此表达,估计是在不影响意思表达的前提下力求简洁,在拟写标题之时就更是如此。况且,本文集中笔力写“土地”,将“土地”二字置于最醒目的位置也确实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2.怎样理解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与“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这两个词语的确切含义?
这两个词语的运用都逾越了常规。凡是反常之处总是格外引人注目并且令人感到困惑的。对于这些特殊的用法,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求解:一、明确该词的本意;二、分析该词所处的语境。最后在本意和语境间可以发现词语的具体确切的含义。
“泛滥”原意是“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又引申为“思想、事物到处扩散”。细细品味这一词语会觉得十分贴切:作者的心情正如决堤之水不可遏抑地向四下泛滥奔流,作者那激愤狂放的心情用了“泛滥”来形容较之用“澎湃”“涌动”等词语更多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的力量。至于“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就更加特殊,作者为什么不用“飘荡着我的欢笑、回响着我的欢笑”之类的语句呢?须知,埋葬只用于已经死去的事物,那么,我的欢笑已经死去了吗?是的,昔日在田垄间留下的欢笑曾经是晶莹如露珠般点缀在垄上,散发着迷人的光泽。而今,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昔日的快乐欢笑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愤!作者的欢笑确实“死了”,它被埋葬在故乡的田垄间。作者的欢乐只属于失去的故园。这样想来,用“埋葬”是不是更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呢?谁埋葬了我们的欢笑,谁夺去了我们的“田垄”,我们就要埋葬他们!让埋葬我们欢笑的田垄成为埋葬侵略者的墓地!这是不是使作者发出铮铮誓言的原因之一呢?
3.怎样理解“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里喷涌着血液一样”等语句?
这几句确实较为费解,因为它包含了好几个层面的意思。
从表层看,这是写实。在任何一块大地的深层,都涌动着沸腾的岩浆,这些岩浆就是文中所说的“红熟的浆液”。这一表层含义必须理解。那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一种联想呢?因为他的内心也正如地下沸腾的岩浆一样在燃烧在沸腾在奔突,似乎正要喷涌而出!这时,充满激情的作者就进入了写意的层面:他用诗一般的语言塑造了两个颤栗着、愤怒着并且不可阻挡地将要爆发出来的意象——一个是大地之心,一个是作者之心。这块广大的“关东大地”因为这些拟人化的描写而有了生命有了情感,于是可以像人一样召唤着我、激励着我为之奋斗为之牺牲!
4.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又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的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一步步的激动,作者就不满足于使用向第三者介绍的人称代词“她”了,于是抛开读者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这在修辞上叫做“呼告”,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
练习说明
一、认真阅读“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在这段话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色、物产?
2.作者用了大量的词语形容东北地区的种种事物,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能够引起你丰富的联想?
3.有人说这段话排列的词语过多,不够简洁,有些句子完全可以删掉,比如“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
本题意在揣摩精彩语段,通过揣摩语言感知文章写作特色。
第1小题提示学生注意这段话中密集的意象,如白桦林、红高粱、马群、黑土地等等。抓住这些特点,能充分体会到东北的地域特征。
第2小题,品味形容词和短语的修饰作用。这段话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短语修饰事物,使事物带上丰富的、耐人寻味的意味。细心品味这些形容词的修饰作用,并且强调语言引起的“联想”,着眼点在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品味语言。
第3小题是一道开放题,鼓励学生发挥质疑精神,对作家个性化的语言风格加以评论。答案应该是多样的,开放的,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二、你觉得这篇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得最富有感情,最能打动你?找出来,读一读,背一背。
这是一道语言积累题,意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文章,通过积累、记忆,体会课文浓郁的抒情性。例句如下:
1.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2.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不管我走到哪里,即使我睡得很沉,或者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都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
3.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
三、学唱歌曲《松花江上》,进一步体会课文中的思想感情。
此题旨在通过跨学科活动,深入理解课文思想内涵。
教学建议
本文几近于一首散文诗,其间充溢的是众多鲜明的意象和丰沛激越的情感。教学时如果不从“诗意”这一角度处理,将会使课堂枯涩沉闷、生气全无。具体教学建议如下:
1.努力引起学生的心灵共鸣。
学生由于年龄所限,根本没有家国之痛、民族之恨这些经历和体验,但他们有着朴素的感情,也有丰富敏感的心灵。教师在教学之前,务必努力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可以通过影视手段展示九一八之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和悲痛,让最形象的画面最直接最强烈地撞击学生的心灵,使之产生强烈的震撼。然后再播放《松花江上》《黄河大合唱》等音乐,以直接诉诸心灵的方式深入感染学生。当学生情感被调动起来之后,本文的教学就易于进行了。
2.反复朗读课文。
建议初读由教师本人进行表情朗读。本文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能够感受到文中丰沛的感情却难以确切地把握理解文意。如果在教学之初由学生朗读课文,可能不易掌握好分寸。其实,教师的表情朗读也是一种处理教材的方式。经过朗读处理之后,课文中飘忽的情感会变得直观可感,学生会更加容易接受理解。在情感熏陶、文意大致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可以进行配乐朗读,表情朗读,以使学生充分领会本文的诗意和情感。
3.理解全文结构。
这一环节宜简不宜繁,三言两语略加点拨即可完成任务。切忌在此环节喋喋不休,以致影响学生对课文情感产生共鸣,妨碍学生的想像和体会。
4.品析文中关键意象和关键语句。
这是核心环节。本文众多的意象如列锦般排列在一起,密集的意象纷至沓来,不断冲击着读者,从而在文章中形成一种气势和力度。这也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思念故乡时,故乡的一切——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一事一物无一不奔涌而出,这些意象就构成了一个立体的充满了细节的活生生的“关东原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想像体味这些意象,力求将它们还原为真切的感受和活生生的形象,从而在学生的头脑中再造出一个美丽富饶的“东北大地”。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认真揣摩文中关键的词句,这是搞好阅读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这些词句的理解参见“问题研究”。
5.本课生字生词较多,教学时应扎扎实实地教学字词,扫清阅读障碍,增加词汇积累。
有关资料
一、三十年代的东北作家群与端木蕻良(吴福辉)
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及关内各地的一些青年作者,如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舒群、骆宾基、罗烽、白朗、李辉英等人,习惯上被称为“东北作家群”,形成于30年代中期。他们有的未正式加入“左联”,但其创作实际上构成“左联”文学的一部分。正是他们,开了抗日文学的先声,第一次把作家的心血,与东北广袤的黑土,铁蹄下的不屈人民、茂草、高粱,搅成一团,以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和粗犷的地方风格,令人感奋。
东北作家群里,还有《憎恨》集的作者端木蕻良(生于1912年)。其中,《鹭湖的忧郁》一向为人称道,这是用诗情的笔法写出难以想像的人民贫穷,悲愤郁怒之情回荡在平静的叙述中,传达出遭受压抑的凄厉感。他还善于在抗日的题材下表现东北特殊的风情,《遥远的风砂》《浑河的急流》都有磅礴的气势,民族意识通过地方的粗犷性格表露出来。他注重方言的运用,又自觉地吸收电影剪接手法来结构小说,叙述带跳跃性,用笔举重若轻,讲究力度,在小说体式上有新的创造。抗战时期他先后出版了《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长江》等长篇。
(选自《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二、土地(秦牧)
当你坐在飞机上,看着我们无边无际的像覆盖上一张绿色地毯的大地的时候;当你坐在汽车上,倚着车窗看万里平畴的时候;或者,在农村里,看到一个老农捏起一把泥土,仔细端详,想鉴定它究竟适宜于种植什么谷物和蔬菜的时候;或者,当你自己随着大伙在田里插秧,黑油油的泥土吱吱地冒出脚缝的时候,不知道你曾否为土地涌现过许许多多的遐想?想起它的过去,它的未来,想起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为要成为土地的主人,怎样斗争和流血,想起在绵长的历史中,我们每一块土地上面曾经出现过的人物和事迹,他们的苦难、愤恨、希望、期待的心情?
有时,望着莽莽苍苍的大地,我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然后,才又收住缰绳,缓步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中来。
我想起了二千六百多年前北方平原上的一幕情景。
一队亡命贵族,在黄土平原上仆仆奔驰。他们虽然仗剑驾车,然而看得出来,他们疲倦极了,饥饿极了。他们用搜索的眼光望着田野,然而骄阳在上,田垅间麦苗稀疏,哪里有什么可吃的东西!一个农民正在田里除草。那流亡队伍中一个王子模样的人物,走下车子来,尽量客气地向农民请求着:“求你给我们弄点吃的东西吧!你总得要帮忙才好,我们已经好几天没有吃的了。”衣不蔽体、家里正在愁吃愁穿的农民望了这群不知稼穑艰难的人们一眼,一句话也没说,从田地里捧起一大块泥土,送到王子模样的人物面前,压抑着悲愤说:“这个给你吧!”王子模样的人显然被激怒了,他转身到车上取下马鞭,怒气冲冲地想逞一下威风,鞭打那个胆敢冒犯他的尊严的农民。但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大臣模样的人物上前去劝阻住了:“这是土地,上天赐给我们的,可不正是我们的好征兆吗!”于是,一幕怪剧出现了,那王子模样的人突然跪下地来,叩头谢着上苍,然后郑重地捧起土块,放到车上,一行人又策马前进了。辘辘大车过处卷起了漫天尘土……
这是《左传》记载下来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在亡命途中发生的故事。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奇怪的事情?除了因为这群贵族是在亡命途中,不得不压抑着威风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在他们心目中,土地代表着上天不可思议的赏赐,代表了财富和权力!他们知道,只要掌握了土地的所有权,就可以永无休止地榨取农民的血汗。
古代中国皇帝把疆土封赠给公侯时,就有这么一个仪式:皇帝站在地坛上,取起一块泥土来,用茅草包了,递给被封的人。上一个世纪,当殖民主义强盗还处在壮年时期,他们大肆杀戮太平洋各个岛屿上的土人,强迫他们投降,有一种被规定的投降仪式,就是要土人们跪在地上,用沙土撒到头顶。许许多多地方的部落,为了不愿跪着把神圣的泥土撒上天灵盖,就成批成批地被杀戮了。
啊!这宝贵的土地!不事稼穑的剥削阶级只知道想方设法地掠夺它,把它作为榨取劳动者血汗的工具。亲自在上面播种五谷的劳动者,才真正对它具有强烈的感情,把它当做命根子,把它比喻成哺育自己的母亲。谈到这里,我想起了好些令人掀动感情波澜的事情。几个世纪以来,那些当年被逼得走投无路的破产的中国农民,漂流到海外去谋生的当儿,身上就常常揣着一撮家乡的泥土。那时,闽粤沿海港口上,一艘艘用白粉髹腹,用朱砂油头,头部两旁画上两个鱼眼睛似的小圈的红头船,乘着信风,把一批批失掉了土地的农民送到海外各地。当时离乡别井的人们,都习惯在远行之前,从井里取出一撮泥土,珍重地包藏在身边。他们把这撮泥土叫做“乡井土”。直到现在,海外华侨的床头箱里,还有人藏着这样的乡井土!试想想,在一撮撮看似平凡的泥土里,寄托了人们多少丰富深厚的感情!
过去,多少劳动者为了土地而进行了连绵不断的悲壮斗争!当外国侵略者犯境的时候,又有多少英雄义士为保卫它而英勇地献出了生命!在我国福建沿海地方,历史上就流传着许多可歌可泣的保卫土地的抗敌爱国故事。在明末御倭和抗清的浪潮中,那里曾经进行过保卫每一寸土地的激烈斗争。有的地方,妇女的发髻上流行着插上三支短剑似的装饰品,那是明代妇女准备星夜和突然来袭的倭寇搏斗的装束的遗迹。有的地方,从前曾经流行过成人死后入殓时在面部盖上白布的风俗,那是明朝遗民羞见先人于地下、一种激励后代的葬仪。这些风俗,多么沉痛,多么壮烈!在我国的湛江地方,有一座桥梁被命名为“寸金桥”,就寓有“一寸土地一寸金”的意思,这是用来纪念当年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英雄们的。土地的长度和面积计算单位可以用丈,用公里,用亩,用公顷,然而在含有国土的意义的时候,它的计算单位应该用一寸、一撮来衡量。因为它代表一个国家的主权,一寸土都决不容侵犯,一撮土都是珍宝。这里,我想到了我们中国的整个版图,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一定要使它真真正正地完整无缺。台、澎等地还被一小撮反动派所盘踞,我们必须把它解放。从福建前线,我们听到了多少动人的故事啊!不仅我们英勇而强大的海军和空军,给予美蒋反动派以沉重的打击,就是民兵队伍,也巧妙地打击了敌人。就是好些少年儿童,在大炮轰击中也自动奔跑接驳电线,传信送物。他们体现了全体中国人民保卫每一寸国土的坚强意志。
1960年(选自《秦牧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有删节)